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案例评析 > 违法征拆

遇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或违法征地情况,农民朋友有说“不”的权利

更新时间:1 周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2023年,河北某村村民老张家的5亩承包地被划入征收范围。村主任拿着补偿协议让他签字时,老张发现补偿标准只有市场价的三分之一。当他提出质疑时,对方却说:"这是政府规划,不签字也得拆!"

老张的儿子连夜咨询律师,在律师的详细解答下,他了解到如果征收办既没开听证会,补偿方案也不合法,被征收村民是有权拒绝的。

最终,这场征地因程序违法被叫停。
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:农民不是只能被动接受征地决定!法律赋予了我们说"不"的权利。

京云律师解读

一、征地必须满足的三大铁律

根据《土地管理法》《民法典》等法律规定,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,缺一不可:

1. 公共利益需要——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征地

法律依据:《土地管理法》第45条明确列举了六类公共利益情形:

军事和外交用地

能源/交通/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

科技/教育/文化/卫生等公共事业

扶贫搬迁/保障性安居工程

成片开发建设(需省级政府批准)

其他法定情形

典型案例:2022年浙江某地拟征收500亩耕地建设商业别墅区,村民集体抵制成功。法院判决:"商业开发不属于公共利益范畴"。

2. 法定程序正义——少一步都算违法

完整流程必须包括:

征收预公告(至少公示30日)

开展土地现状调查(农户需现场确认)

社会稳定风险评估

拟定补偿安置方案(必须听证!)

办理补偿登记并签订协议

落实补偿费用后才能动工

血泪教训:2021年湖南某村征地时跳过听证程序直接强拆,7户农民起诉后,法院判决征收行为无效,政府赔偿房屋损失及误工费共计380万元。

3. 合理足额补偿——不能只按粮食产值算

法定补偿标准:

土地补偿费+安置补助费:按区片综合地价计算(2023年全国平均已达6.8万元/亩)

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:按实际价值评估

社会保障费用:必须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

住房安置:提供安置房或宅基地

维权重点:若出现以下情况可拒绝签字:

补偿款低于区片地价标准

要求用"以租代征"方式规避补偿

村集体擅自截留补偿款

不落实社会保障措施

农民朋友注意!遇到这三种情况,你可以理直气壮对征地说"不"!

二、拒绝违法征地的三大武器

当遭遇违法征地时,农民朋友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措施:

1. 现场取证

拍摄征收公告、工作人员证件

录制强拆过程(注意自身安全)

保存土地承包合同等权属证明

2. 申请信息公开

向自然资源局申请公开:

征地批复文件及红线图

补偿安置方案及资金凭证

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

3. 启动法律程序

在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,或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。

三、这些谣言千万别信!

谣言1:"村民代表签字就等于全体同意"

真相:根据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,征地补偿方案需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。

谣言2:"先拆后补是正常流程"

真相:法律明确规定补偿到位后方可动工,2023年新修订的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特别强调"禁止逼迁"。

谣言3:"征地公告贴了就必须配合"

真相:预公告只是告知,在未看到省级政府批文前(批文号可通过自然资源部网站核验),农户有权拒绝测量评估。

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。当我们遭遇违法征地时,既要敢于说不,也要善于说不!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138-1029-1697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

查看维权常识及案例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