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案例评析 > 房屋拆迁

遇房屋拆迁补偿款给的特别少?拆迁律师教你三招维权

更新时间:3 周前阅读: 京云律师事务所

典型案例

“拆迁公告贴到家门口,补偿标准却低得离谱”“村委会说拆就拆,连协议都没签”……征地拆迁本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,但现实中因程序不规范、补偿不合理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。作为普通百姓,如何在拆迁中守住自己的“钱袋子”和“房子本”?本文从法律角度划重点,教你避坑维权!

京云律师解读

一、拆迁方的“合法外衣”下,藏着哪些违法操作?

许多拆迁纠纷的根源,在于拆迁方利用信息差,故意模糊法律程序。以下4种情况,你可能已经“被套路”:

1、无公告先拆迁:根据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征收土地必须提前发布公告,明确补偿方案、安置途径等内容。若未公示直接动工,涉嫌程序违法。

2、补偿款“打白条”:法律明确“先补偿后搬迁”,若要求先拆后补,或仅口头承诺补偿,均属违规。

3、以“拆违”代拆迁:突然认定房屋为违建,试图压低甚至不补偿。但2008年《城乡规划法》前的历史遗留建筑,需结合实际情况认定合法性。

4、暴力逼迁:断水断电、威胁恐吓等行为,可直接报警并追究法律责任。

案例:2021年浙江某村拆迁中,村民因补偿过低拒绝搬迁,拆迁方以“危房改造”名义强拆。法院最终判决强拆违法,村民获赔市场价1.5倍补偿。

遇<a href=/knowledge/remov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房屋拆迁</a>补偿款给的特别少?律师教你三招维权

二、补偿款到底怎么算?法律明确“四不能少”

补偿标准是拆迁矛盾的核心。根据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,合法补偿必须包含:

房屋价值:参照周边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评估,不能低于拆迁时点的市场价。

搬迁安置费:包括临时安置费、搬家补助等,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。

停产停业损失:对经营性房屋,需补偿实际经营损失。

奖励金:配合拆迁的奖励费用,但不得以奖励金替代法定补偿。

注意!2020年新修订的《土地管理法》明确,农村征地补偿标准由“区片综合地价”决定,且必须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。

三、维权三步走:律师教你守住底线

第一步:收集证据,固定事实

拍摄房屋现状、室内外物品照片及视频。

保留土地证、房产证、补偿方案公告等书面文件。

对拆迁方的口头承诺录音录像。

第二步:拒绝签字,及时复议

若对评估结果或补偿方案不满,切勿随意签字!可自收到评估报告10日内申请复核,对复核结果仍不满的,可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。

法律提示:对征收决定不服,需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,逾期将丧失救济权利。

第三步:以法为盾,拒绝强拆

遭遇违法强拆时:

立即拨打110报警,要求警方到场记录。

全程录像,记录强拆人员、车辆信息。

及时起诉,主张赔偿。根据《国家赔偿法》,违法强拆需按直接损失+利息赔偿。

案例:2022年江苏某市拆迁案中,王女士因未签协议遭强拆。律师通过调取报警记录和现场视频,帮其争取到房屋市场价全额赔偿及精神损失费。

四、警惕维权误区: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!

信访不信法:信访部门无权直接处理拆迁纠纷,一味信访可能错过诉讼时效。

以暴制暴:暴力抗拆可能被治安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。

轻信“关系户”:所谓“认识领导能多拿补偿”多为骗局,维权需依靠法律程序。

征地拆迁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,法律既是约束权力的“紧箍咒”,也是百姓维权的“护身符”。面对不公,与其忍气吞声或冲动对抗,不如冷静留存证据,及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。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

138-1029-1697

问题反馈:guojunping@jingyunlawyer.com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21:00

联系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

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

查看维权常识及案例

备案号:京ICP备15019254号